欢迎访问完全眼镜网!  [登录] ,新用户? [现在注册]

鹰潭市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眼镜生产基地

Thu Jul 09 14:24:08 CST 2015 来源:鹰潭日报 编辑:George
导读:鹰潭市政协在首次召开的双月协商座谈会中的协商课题是“加快鹰潭眼镜产业发展”,祝寿、杨勇军、朱新财等委员就出台扶持返乡创业一揽子政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划行归市、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眼镜生产基地等踊跃发言,与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等职能部门领导和行业协会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座谈,讲成绩、摆问题、谈情况、商对策。

鹰潭市政协在首次召开的双月协商座谈会中的协商课题是“加快鹰潭眼镜产业发展”,祝寿、杨勇军、朱新财等委员就出台扶持返乡创业一揽子政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划行归市、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眼镜生产基地等踊跃发言,与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等职能部门领导和行业协会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座谈,讲成绩、摆问题、谈情况、商对策。

这是鹰潭市政协近十年来持续助力鹰潭眼镜产业发展升级的一个剪影。

眼镜产业是鹰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特色产业,自清嘉庆年间有眼镜作坊和眼镜帮会至今已有216年历史。从最初的“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广东走辽西”的销售模式,发展至今超5万“鹰潭眼镜人”销售队伍,在全国各地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眼镜经销店2万多家,年销售额近100亿元。但销售人员多、生产人员少,外销人员多、内销人员少的现状,一直是鹰潭眼镜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关切,更是鹰潭政协人“同频共振”的着力点。近十年来,有6篇政协大会发言、11件政协提案、4次协商调研,政协领导3次现场督办政协提案和委员建议,持续就眼镜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式建言,积极推进意见建议落地,助力发展升级。

建言推动眼镜制造业集聚

缺乏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是鹰潭眼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的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但开园后伴随着企业融资难、产业链不健全、产销脱节等因素,入园企业举步维艰,园区发展停滞不前。

严锦林委员是鹰潭市政协集群式建言的肇始者之一。2006年,严锦林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首次提交提案,建议要做优眼镜工业园区,推动眼镜制造业大发展。与严锦林委员相呼应,民建市委会针对眼镜制造业存在的融资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市场原则,理顺民间融资渠道,组建眼镜产业担保公司或互保基金。2007年,市工商联针对眼镜工业园区配套难问题,建议加快电镀集控区建设,建立眼镜企业孵化器。一份份针对性强的提案得到较好落实。

经过多方努力,眼镜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2.6平方公里,集聚眼镜生产企业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吸纳产业工人1万余人。据统计,2014年眼镜产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完成财政收入2.5亿元,初步形成了集原材料、产品研发、制造加工、贸易流通为一体,由眼镜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等行业相互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并已成为与江苏丹阳、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广东深圳并列的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

建言推动鹰潭眼镜人返乡创业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的因素。“5万多人的销售队伍、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个眼镜销售店……”这组数据,吸引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眼球,更吸引鹰潭政协人共同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在积极引进沿海及境外眼镜客商来鹰潭投资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在外的本土眼镜人才资源,来推动鹰潭眼镜发展?

自2006年以来,鹰潭政协人建言要打好“乡情、反哺、环境”三张牌。市工商联建议要打好“乡情”牌,乡情最能打动人心,要在每年春节、清明节前后举办眼镜发展论坛等活动,让回乡眼镜人齐聚一堂,叙乡情、献良策、谋商机;民革鹰潭市委会建议打好“反哺”牌,家乡的发展始终是游子心中的牵挂,他们情牵家乡,有回报家乡的愿望;农工党建议打好“环境”牌,建言不能片面考虑投资环境,而应整体考虑综合投资环境的优化,多解决企业家实际所需。

随着鹰潭眼镜高峰论坛、外出举办眼镜产业招商会、《关于进一步投资创业发展特色产业的通知》(鹰发[2010]13号)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吸引一大批“飞燕归巢”。余江外贸眼镜第一人汪君荣,2010年回到故乡投资10亿元建设鹰潭国际眼镜城;中国隐形眼镜销售“巨头”周光美回乡办起了企业;江西省眼镜商会会长朱新财返乡从事眼镜批发……目前,园区内已有10多家返乡人才创办的眼镜生产企业。今年4月鹰潭国际眼镜城试营业,首期推出的200多间店面,已全部签约营业,其中80%以上是从异乡回到家乡投资的鹰潭人。

建言推动眼镜产业升级

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落户企业中,有亨得利、霸龙、金余、文德等知名品牌,也有“356day”“diverona”等“江西省著名商标”,更多的是长期贴牌生产的订单模式,使整个产业链始终在价值链低端徘徊,利润大部分被别人拿走,只赚取一定的加工费。

许多委员对眼镜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关注。近几年来,有的委员多次就该问题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或提交提案,建议要建设高品位的国际眼镜城。民革市委会和农工党市委会则建议要加强划行归市工作,引导眼镜销售市场向“眼镜城”集中发展。为推动委员建议落到实处,2011年和2014年,市政协主席两次带队对有关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并组成督办工作组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回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建议,近年来,引资10亿元建成22万平方米,集眼镜及配件销售、批发,会展中心,眼科医院,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眼镜文化博物馆,电子商务中心等于一体的鹰潭国际眼镜城,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眼镜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了鹰潭眼镜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通过采取技改贴息、财政贴息等一系列倾斜政策,培育有影响力、带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帮助扶持入园企业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鼓励企业把引进的先进设备进行本地化改造创新,形成了符合本行业特点的一批具有专利的设计发明,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一些眼镜产品已步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行列。


1
0

最新帖子

我要发帖

(登录后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