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MIDO眼镜展会 眼镜行业展会的翘楚
ESA(欧洲太阳镜协会)&SAA(美国太阳镜协会)再次应邀在MIDO举办了太阳镜行业晚宴。5月10日,170多个会员单位在第十四届太阳镜行业晚宴上齐集一堂,他们所成功举办的时尚活动已经成为MIDO展所举办的比较稳定的项目之一。
晚宴上,ESA会员推荐选举了为“全球太阳镜行业最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Joseph Hatchiguian 先生荣获最佳个人奖,Ray Ban先生荣获最佳品牌/单位。第一个ESA Visionary AwardsESA视觉奖由ESA主席Rod Lane手中颁出成为会议的一个高潮。
本次太阳镜行业晚宴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颇具预见性的发言:开场发言嘉宾设计师Alexandre Bau先生,即Nordic Innovatheque(欧洲最大的原创材料资源中心)专家,他通过结合镜框、表面处理、零售店柜台展示、装饰和展览会等加以说明,向观众传递并共享能塑造创造力和价值的前沿方案。第二场发言由世界知名时尚潮流专家Milou Ket主持,她深入研究2009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时装潮流,预测未来眼镜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之,ESA和SAA举办了非常成功的晚宴,及时传递了很多新的信息和未来时尚预测,同时也期待着所有成员参加第十五个太阳镜行业晚宴。
国内展位人气不旺
中国大陆(温州、上海、丹阳等地)、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企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馆。亚洲馆在展位装修上整体都比较简单,缺乏特色,缺乏视觉冲击力。基本都以实用的标准布置为准,即便是特装的展位,相比其它欧洲馆的特色别致装修还是逊色一筹。其中,韩国馆相对布置地精致些;香港贸发局组团的区域布置也有一定特色,并在该区域内组织了简约的“时尚太阳镜走秀”。
温州、丹阳等地参展企业主要有,通达光学、信泰光学、远洋眼镜、伊久亮光学、亨达光学、蓝道公司、万新光学、明月光学、信锋刀具等企业。展会现场,除了一个主要通道人流量还可以,5号馆总体人气比较差。个别企业,如“蓝道公司”摊位敞开洽谈桌爆满,大部分亚洲馆企业展位人气较差。由于订单统计的不确定性,订单交易量统计不具任何意义,访问的大多数企业对参展效果表示满意,参展主要是会会老客人,同时了解一下眼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内企业参展回归理性
国内眼镜企业对参加MIDO可谓情有独衷。2000年左右,由于参加MIDO渠道少,一有米兰展的展位,很快会被国内眼镜企业“一抢而空”。因为当时能从展会组委会这个正规渠道直接申请到的展位很少,众多眼镜企业每年都要削尖了脑袋从各种渠道拿展位,甚至付出了高昂代价———高价以及受骗的风险。据组展多年的温州市眼镜商会吴主任分析当年米兰展抢手的原因,一是米兰眼镜展的地位。米兰眼镜展是全球最大、种类最全的眼镜行业展览会,引导着世界眼镜流行的潮流。二是订单。跟拿到的订单相比,高价也是值得的。三是展会上全球大大小小的眼镜业客商会聚一堂,即使拿不到订单,也能结识很多生意伙伴,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眼镜企业对参加米兰展的热情才稍稍降低,究其原因:一是国内眼镜企业与国外眼镜交流更为频繁,交流渠道多样化;二是国内眼镜展,包括北京展、上海展、温州展,及香港展的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全球眼镜同仁的关注与参予,国内眼镜企业与国外同行交流非常方便;三是国内企业参加米兰展的渠道越来越多,包括意大利华侨、台湾的中介、国外的贸易伙伴、国内的中介等,据温州市眼镜商会吴主任介绍,这两年仅组织企业参加米兰展的中介单位不下六七家,互有竞争,价格越来越便宜,服务越来越好;四是参加米兰展的费用相对国内展会价格很高,效果却未必最好,很多企业显得更为冷静。
同时,也由于中介渠道的鱼龙混杂,使得参展企业与参观个人往往难以选择,本次也有企业反映某中介服务态度很差,为了省钱,带团人员挺多而安排的地接人员特少,组织不好,客人自然打电话,但电话一多带团人员就关机。所以,眼镜企业选择中介组织时不能单纯比价格,应该更多地考虑性价比。